网贷逾期被起诉了算失信吗

法务小编认证达人内容推荐员

逾期资讯 2024-10-26

网贷逾期被起诉了算失信吗?

问题简介:

近年来,网贷行业发展迅猛,但也伴随着一些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情况。在这种情况下,借款人是否会被认为是失信者?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,详细解答这个问题。

网贷逾期被起诉后是否算失信,涉及到法律、道德和信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。在法律上,逾期被起诉并不等同于失信,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解答这个问题。

一、法律角度

1. 逾期借款是否构成失信: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112条规定,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承担违约责任。逾期借款并不构成失信,而是一种违约行为。只有在法院判决后,借款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方可视为失信。

2. 失信行为的认定:

失信行为是指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违反了法律、行政法规、国务院决定、部门规章的规定,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、他人合法权益,或者违背了道德准则的行为。网贷逾期被起诉并不一定属于失信行为,具体要看借款人是否拒不履行还款义务、是否存在其他违约行为。

二、道德角度

1. 借款人的道德责任:

作为借款人,按时还款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责任和信用行为。借款人逾期不还款,会给出借人带来经济损失,同时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。从道德角度来看,借款人逾期被起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,可能被认为是失信者。

2. 社会对逾期行为的看法:

随着网贷行业的发展,社会对于逾期行为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。一方面,人们普遍认为借款人逾期不还款是一种违约行为,损害了借贷双方的利益;另一方面,也有人认为借款人逾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,不应过度批评和指责。社会对逾期行为的评判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争议性。

三、实例分析

1. 借款人逾期被起诉:

假设小明借款10000元,约定在一个月内还清。但是到期时,小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时还款,导致借款人起诉小明。在这种情况下,小明被起诉并不意味着他立即成为失信者,只有当法院判决后,小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才会被认定为失信。

2. 法院判决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:

如果小明在法院判决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即使金额不大,也可以被认定为失信。因为法院判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,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等同于违反法律规定,损害了借贷双方的利益。

网贷逾期被起诉并不等同于失信,只有在法院判决后,借款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方可视为失信。然而,从道德角度来看,借款人逾期不还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,可能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和指责。借款人应当遵守合同约定,按时还款,维护自己的信用和声誉。